?一、海外吹來普洱風
普洱茶長期以來是一個奇怪的茶類,云南人生產了普洱茶,卻幾乎沒有多少人喝它,絕大部分出口給港臺人喝,這就造成了普洱茶產于大陸、藏在香港、興在臺灣的尷尬局面。韓國茶人姜育發(fā)在云南的遭遇就很能說明問題。云南是普洱茶的原產地,海外茶人懷著朝圣的心理紛紛虔誠地來到云南尋根。韓國茶人姜育發(fā),就是朝圣隊伍中的一員,1993年他首次來到普洱茶的故鄉(xiāng)普洱,卻驚訝地發(fā)現,當地人對普洱茶完全缺乏認識。2000年,姜先生在昆明街頭流下了淚水,因為他在街上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昆明9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剩下的2%也只聽說過,作為一位研究普洱茶的學者,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事實上,港臺長期以來作為普洱茶運動的策源地,向海外不斷擴張,引發(fā)了日本、法國、德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地此起彼伏的普洱茶熱。普洱茶在海外局部地區(qū)熱了數十年后才最終于2000年以后,以出口轉內銷的獨特方式點燃了大陸普洱茶的熱潮。
因此,長期以來,普洱茶的歷史無疑是一部海外力量在推動的歷史,大陸僅僅作為普洱茶的生產基地而存在。1993年在思茅舉行的首屆中國普洱茶節(jié)上,海外茶人首次受邀參加茶節(jié)以及國際普洱茶研討會,這是海外普洱茶文化反哺大陸的開始。海外茶人真正為大陸茶界所熟知,還得等到十年以后。2002年在西雙版納舉行了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與以往不同的是,普洱茶的發(fā)展已經到了需要統一概念的地步,以結束兩岸三地以及海外其他地區(qū)對普洱茶概念的分歧,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對云南普洱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統一了普洱茶的概念。這為普洱茶的第一個標準——2003年制定的普洱茶地方標準奠定了基礎,從而結束了普洱茶的生產長期無標準可依,被迫借用黑茶與綠茶的標準的尷尬歷史。此后,越來越多的海外茶人參與了蓬勃發(fā)展的普洱茶歷程。在2005年的第七屆中國普洱茶節(jié)上首次評選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其中法國的甘浦爾、韓國的姜育發(fā)位列其中,這是大陸茶界對他們在普洱茶推廣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的肯定,并通過現代傳媒的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們的事跡。之后,隨著越來越的媒體關注起普洱茶來,海外普洱茶界浮出水面,各種關于海外普洱茶的報道層出不窮,海外普洱茶由此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越來越為國人所熟知。
普洱茶在海外經歷了三次熱潮,第一次熱潮是七八十年代普洱茶在日本的興起,以及沱茶熱銷法國;第二次熱潮是1998年到2001年的德國普洱茶熱,并波及到奧地利、匈牙利等國;第三次熱潮是2005年至今的韓國、馬來西亞普洱茶熱,誕生了大名鼎鼎的“大馬倉”。云南普洱茶的出口,隨著海外市場的跌宕起伏,呈現高潮與低谷的不斷轉換。大陸普洱茶興起后,普洱茶的出口迎來了黃金時代,從2002年起,普洱茶的出口數量和金額逐年攀高,到了2007上半年處于頂峰,此后2007年下半年出口急轉直下,到了2008年更是處于冰河期,到了2009年普洱茶的出口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增加了三成,到了2010年,普洱茶出口4578噸,金額2622萬美元,同比分別上升31.3%和34%。普洱茶崩盤后的數據顯示,普洱茶的海外市場從09年起處在快速的恢復與增長中,令人關注的是,一向冷淡的歐美市場近年來對普洱茶表現出愈來愈濃厚的興趣,俄羅斯、德國、波蘭、美國等國家對普洱茶的需求量不斷增長。云南的普洱茶企也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一向的“外戰(zhàn)”英雄——海灣茶業(yè),其一年出口茶葉400噸。同時,在龍潤與同慶號的努力下,主打海外高端市場的“國禮茶”市場也被開拓出來,08年同慶號的茶作為溫家寶總理贈送來訪的英國首相戈登·布朗的“國禮茶”,2009年4月2日“G20”峰會期間,我國送給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的是產自云南的“龍潤普洱?國禮茶”。此外,2010年以來,天士力也積極向日韓兩國推介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使得普洱深加工產品繼傳統產品之后走向了世界。當然,普洱茶的海外復興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其中主要的挑戰(zhàn)有:一是如何克服文化背景的差異來推廣普洱茶;二是越來越高企的海外市場進入門檻,最主要的是海外國家的進口檢驗標準越來越嚴;三是人民幣持續(xù)升值對出口的影響。這是當前普洱茶出口需要亟待解決的課題。
與此同時,普洱茶越來越受到諸如美國《時代周刊》、英國《金融時報》之類的世界級媒體的關注。2009年時代周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普洱茶——中國下一個搶手貨?”的文章,開篇就充滿誘惑和想象力地說:法國盛產香檳,墨西哥以龍舌蘭酒聞名,意大利則有帕爾馬火腿和奶酪,這些地方都因其獨特優(yōu)質的食品享譽世界?,F在,假如中國也想這樣出名,那會是另一個名字——普洱。
二、普洱茶的四大海外高地
日本:戰(zhàn)后日本經濟在六七十年代迅速發(fā)展起來,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三高”之類的富貴病,這樣一來以減肥、降血脂效果著稱的普洱茶就找到了市場,許多日本人稱云南普洱茶為“快瘦茶”“減肥茶”,形成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普洱茶熱。從1978年開始,日本茶商紛紛到廣交會上瘋狂搶購普洱茶,或者通過香港進口普洱茶,到了1980年普洱茶出口日本達到了千噸以上。在瘋狂的市場需求下,廣東、貴州、四川、湖南等省紛紛用中小葉種生產所謂的炒青、烘青“普洱茶”,大肆出口日本。在假冒普洱茶的沖擊下,許多日本人喝了“普洱茶”后并沒有起到減肥、降血脂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身體健康,于是紛紛對普洱茶提出質疑,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形成了對普洱茶極為不利的輿論環(huán)境,導致普洱茶于80年代后期在日本的衰落。
進入21世紀以后,大陸的普洱茶熱潮也波及到了周邊的日本,中日茶文化交流變得頻繁起來,以海灣為代表的云南普洱茶企也在積極開拓日本市場,日本喝普洱茶的人口又逐漸多起來了,雖然還遠不能跟鼎盛時期相比,但也呈現一定的復興之象。目前,云南普洱茶每年在日本的銷售量為三四百噸,其中海灣的出口占據半壁江山。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在日本的第一次興起靠的是健康理念,那么當前第二次在日本的興起,除了打健康牌外還可以加大普洱茶文化的推廣力度,從而更好地讓普洱茶融入日本這個茶文化的大國。2006年5月發(fā)生了一件大益商標在香港被福建商人搶注的惡性事件,雖然大益經過多方努力成功維權,但此事給云南茶界敲響了警鐘:在普洱茶的國際化進程中,長期以來云南的普洱茶企只知道埋頭生產,在市場與文化話語權方面,乃至涉及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幾乎毫無作為,從而給投機取巧的商人以可乘之機。鑒于此,在2006年底,云南省茶業(yè)協會宣布啟動普洱茶商標的國際保衛(wèi)行動,首選目標市場是日本,省茶業(yè)協會與日本商標專業(yè)機構——日本東株式會社合作,共同促進普洱茶商標在日本的保護工作。這是云南茶葉爭取國際話語權的覺醒與開端,2008年底普洱茶國家標準的通過,讓普洱茶徹底地打上了“云南制造”的烙印,這是云南在普洱茶話語權之爭的一次重大勝利。國標制定以前,廣東是云南之外的又一個生產基地,湖南、四川、廣西、重慶等地也生產過普洱茶,在泰國、越南、老撾與緬甸一帶,則盛行“邊境普洱”,大量東盟國家的原料被制成普洱茶銷往世界各地。就連后起的日本也趁著本國的普洱茶熱,在生產“日式普洱茶”。國標的通過,國內其他地方生產普洱茶就成為了非法,這將極大地促進云南普洱茶產業(yè)的發(fā)展。當然國外的普洱茶生產還需要通過云南茶界積極啟動國際維權行動來制止。
法國:法國是歐洲普洱茶熱的始作俑者,也是歐洲普洱茶銷售最穩(wěn)定的國家,歷經三十年而不衰,光下關沱茶每年就能在法國銷售百噸以上?,F在不少西歐國家把沱茶放在藥店和百貨商店的美容化妝品中出售,還成為家庭擺設中的工藝品,在法國甚至有這樣的說法,“你要外形美嗎?那就得喝沱茶”。跟日本一樣,法國興起普洱茶熱也是70年代的事,一個叫甘浦爾的法國老人于70年代末期將云南沱茶引進法國。作為云南沱茶在歐洲的總代理商,甘浦爾先生對普洱茶最大的貢獻為,一是將下關茶廠的“銷法沱”引進歐洲,1976年他與香港天生行茶葉公司簽訂協議,在法國銷售下關沱茶。二是其提出了在云南和法國兩地同時做普洱茶藥理試驗的建議。昆明醫(yī)學院附一院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飲用云南普洱沱茶醫(yī)治高血脂癥55例,與療效好的降脂藥安妥明治療的31例對比,云南普洱沱茶的療效高于安妥明,而且緩治不傷身,長期飲用無毒副作用。1986年在巴黎舉行的云南沱茶研究會上,賈可托教授宣布,在克雷泰伊的莫道雨醫(yī)院臨床試驗表明,一天喝三碗沱茶,使20名血脂含量很高的病人,在一個月后血脂下降22%,而飲同樣數量的其他茶的病人,其血脂則無變化,為此,甘浦爾先生于1987年7月在巴黎王子酒家舉行一次有關云南沱茶研究的報告會,邀請醫(yī)學界、營養(yǎng)學界的權威和法國各主要報刊雜志及華僑報刊的記者參加,會上宣傳了云南沱茶對人體健康的奇效。通過這些實驗和報刊的宣傳,過去在國際市場上名不見經傳的沱茶已小有名氣,很多人將沱茶作為降脂減肥的藥物來飲用,或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或放在美容化妝品柜和保健食品店出售。
到了21世紀,法國的葡萄酒文化傳播到大陸,于是云南普洱茶界開始了探索普洱茶莊園模式,以期能打造像法國酒莊那樣的普洱茶高端品牌,乃至奢侈品品牌,在這方面柏聯集團無疑是先驅者與最堅定的踐行者,2007年其高調向外界宣布柏聯將依托景邁山的優(yōu)質資源打造全球第一家普洱茶莊園。在借鑒外來事物方面,云南普洱茶界有兩個學習的標桿,一個是以英國的立頓紅茶為代表的大眾快消之路,另外一個就是法國葡萄酒莊園的高端之路。由此,可見法國文化在普洱茶產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德國:德國是繼日本、法國之后的第三個興起喝普洱茶的海外地區(qū)。在1999年,一位德國科學家發(fā)布了云南普洱茶的特殊保健功效后,引起了轟動,以致在歐洲掀起云南普洱茶熱。據茶人李德應撰文回憶:“1998-2001年,我從深圳回昆明,擔任茶葉公司茶苑出口部經理,經歷了普洱茶出口歐洲市場最輝煌的歷史。普洱茶在德國銷量超過千噸,一時間喝普洱茶不但成了時尚,而且成了必需品,大腹便便的歐洲人熱衷上了普洱茶,他們不但喝、品,還宣傳普洱茶。當時公司存有不少優(yōu)質的普洱茶原料,如特級散普、84001、421、Y561、Y562、78071等茶,每天接到的傳真有五六份,都是訂購普洱茶的。紅茶部的和煦先生每天接到的電話訂單更多。最少的時候一天組織普洱散茶2-3噸,多的時候10-20噸,全部都是空運德國(漢堡、不萊梅州)、奧地利(維也納)總共出口了450余噸(含供給其他部門的),公司總共出口1000多噸,這些普洱茶幾乎是T/T預付款。茶在生產線上,茶款就已到了公司賬上,這在國際茶葉史上也是罕見的。”可惜的是,德國普洱茶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也。按照茶人鄒家駒的說法是,普洱茶剛進入就進行造神式宣傳,雖然最初銷路很好,但在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神話破滅,普洱茶在德國現在連1公斤都沒有。
韓國:韓國跟馬來西亞一樣,都是大陸普洱茶熱了以后才帶動起來的新興市場,其市場特征也體現了普洱茶最近的發(fā)展趨勢,與以往的日本、法國、德國等傳統市場注重即時品飲與保健作用不同的是,韓國與馬來西亞在強調保健作用外還非常重視普洱茶的保值、增值作用,以至于在韓國出現了“投資普洱茶收益遠超股票”的論調,在馬來西亞出現了熱炒的“大馬倉”。據韓國業(yè)內人士介紹,目前在韓國有飲茶習慣的人群大概有400萬,約占總人口的8%,但這個數量在不斷增加,近年來韓國的茶產品消費市場以每年15%的增長率逐年攀升。其中,普洱茶的消費量僅次于綠茶,廣受韓國民眾青睞。此外,普洱茶在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改善代謝綜合癥等方面的功效已為廣大韓國消費者所接受。普洱茶在韓國的流行程度,可以用韓國烤肉在中國的流行程度來類比。據說,韓國人之所以接受普洱茶,乃是因為普洱茶跟泡菜一樣都是發(fā)酵食品,發(fā)酵食品的功效在韓國早已深入人心,這樣一來韓國人在接受普洱茶方面就具有了天然的優(yōu)勢,再加上普洱茶的增值作用,使得眾多韓國人對普洱茶趨之若鶩,普洱茶也成為了高端商品,價格被不斷炒高,投資普洱茶成為韓國人的一種新型理財手段。價格為數百萬、數千萬韓元的上世紀80年代之前生產的普洱茶,乃至近些年生產的普洱茶都受到市場的追捧。近年來,韓國人不滿足于僅僅在國內代銷普洱茶,紛紛來到普洱茶的源頭——云南的茶山上親自收茶。這樣一來,每年的春茶上市季節(jié),以韓國人為代表的外國人紛紛涌上名山收茶,成為了茶山一景。
韓國與中國山水相連,同屬于儒教文明圈,在文化上有很多共通之處。東北亞三國——中日韓,可以說是世界茶文化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日本貢獻了茶道,中國貢獻了茶藝,韓國就貢獻了茶禮。因此,在普洱茶文化交流方面,中國與韓國就走得相當親熱,韓國人不僅僅滿足于銷售普洱茶,還舉辦各種普洱茶的研討會、交流會,還積極引進各類中國普洱茶刊物的韓國版。韓國茶人姜育發(fā),是韓國韓瑞大學茶學系主任教授,早在80年代末就開始給學生們講授關于普洱茶的知識,近年來進行《清代北京上流社會普洱茶海外文史稿》的課題研究。2005年,姜育發(fā)在他潛心研究的學術成果中指出,朝鮮18世紀就有人接觸普洱茶,至19世紀朝鮮還出現朝鮮人自己制作了大如巴掌,類似于普洱茶青餅的茶餅。在姜育發(fā)多年查閱考證的諸多史籍中,還記載了18世紀的中國就有普洱茶造假的情況,“當時界定普洱茶造假的標準就是云南以外的地方制作的就是假普洱茶。
馬來西亞:早在1990年代末,一些臺灣茶人就把普洱茶帶到了馬來西亞,經過數年培育,到了2005年在大馬華人社區(qū)吹起了一股普洱茶旋風,直至2006—2007年達到頂峰。以此觀之,大陸與馬來西亞的普洱茶熱,其實都是一根藤蔓上結的兩個瓜,都是臺灣普洱茶市場于2000年崩盤后,臺灣茶商被迫突圍轉戰(zhàn)造成的。2000年前后,一些臺商借道香港、廣東,深入云南產區(qū),通過數年潛伏最終點燃了2003年以來的普洱茶狂潮。與此同時,臺商還南下南洋,進入了中國茶葉的傳統僑銷市場——馬來西亞。解放后,中國特種茶港銷的主要是普洱茶,僑銷大馬的主要是廣西產的六堡茶。普洱熟茶與六堡茶是近親,工藝與口感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說兩者在某種程度上是替代品的關系,這為港臺商人南下推廣普洱茶無疑奠定了優(yōu)良的先天基礎。加上,馬來西亞的茶文化正處于蓬勃的發(fā)展期,各種茶藝館遍地開花,成為了傳播茶文化的主要陣地,擁有豐厚茶文化傳承的臺商的到來無疑極受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歡迎,臺灣茶人一時領大馬茶文化的風騷,也帶動了品飲收藏普洱茶的熱潮。
馬來西亞真正為大陸所熟知,還是2006年以后的事,其標志性的事件無疑就是2007年“大馬倉”的橫空出世。普洱茶熱起來后,引起了以海鷗集團為代表的財團的關注,在資本的介入下,繼香港倉、廣東倉之后的收藏普洱茶的第三極——“大馬倉”高調誕生了。海鷗集團執(zhí)行董事陳景崗稱:“馬來西亞得天獨厚的氣候特性已得到證實為最適合于收藏普洱茶,為普洱茶發(fā)酵之最佳條件,這里常年氣候處于恒溫恒濕,受熱帶雨林環(huán)繞的空氣中所含的負離子系數極高,有助于加速普洱茶的發(fā)酵。把普洱茶存放于‘大馬倉’中,茶葉陳化快、品質優(yōu)秀,茶味自然真醇,韻足氣厚。等到時機成熟、價值提升,再出口。”當地茶人普遍認為,大馬可以吸收更多的茶葉來存放,屆時再以優(yōu)異的轉化質量回銷至原產地中國大陸,甚至成為香港、臺灣、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普洱茶集散中心。2007年10月9日,由馬來西亞基金管理公司和馬來西亞海鷗集團合作設立的全球第一支普洱茶基金在吉隆坡上市,這只規(guī)模為5000萬馬幣,即一億元人民幣的基金,上市后即告售罄,并且有望在3年后取得50%的回報。2007年下半年大陸普洱茶已經崩盤了,馬來西亞的普洱茶市場依然堅挺,在此背景下誕生的“大馬倉”與普洱茶投資基金,無疑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救世主——大馬是普洱茶的福地,雖然大陸市場崩盤了,但普洱茶可以在馬來西亞花開第二春。但后來的事實顯示,馬來西亞雖然是一個很不錯的普洱茶市場,但畢竟普洱茶只在華人社區(qū)流行,而華人只有600萬人,市場盤子太小,普洱茶的復興寄托在一個狹窄的區(qū)域市場上未免有些理想化了,因此,大陸普洱茶的復興還得主要靠大陸人,這是08年以來的普洱茶復蘇之路所證明了的。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cbat.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