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斗茶這檔子看似高雅的“群毆”活動,一直是大家茶余飯后的消遣。基本上所有的斗茶都是圍繞著相同產地,品質高下的對比和不同產地之間,風格的對比,一般情況下,這類斗茶都是一方茶主暗泄私憤的辦法,但在看似公平公正的比較中,卻暗藏著無數(shù)不該向外人道的手段和細節(jié)。那么,斗茶中最常遇到的三大坑你知道嗎?
1、不同規(guī)格的對比
不同規(guī)格的茶因為松緊度的不同,直接影響到了產品本身的轉化速度和內涵物質的溶解速度,所以,嚴格來說,不同規(guī)格對比,本身就不公平。
?
(1)散料和成品
散料和成品應該算,差異最大的兩種規(guī)格,例如散料和龍珠的對泡。散料洗茶十秒之后湯水即入即出即可得到一杯比較好喝的茶,但這個時候,龍珠還一點想要釋放的樣子都沒有。即使你散料已經泡到第五六泡,同樣的入水和出湯的龍珠根本就還沒開始……而且,人的慣性,喝茶最關注的還是頭三四泡,這樣比來,龍珠企不是只有寡淡!對于性子急的人來說,泡龍珠真的讓人很抓狂!
(2)磚和餅
即使是同一款料子,壓成不同的形狀,它的后期轉化,也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一般情況下,磚都會壓的更緊一些,而餅則相對較松,這樣一來,先不講他們泡開的時間不一,它倆在倉儲環(huán)境里的轉化就已經不一樣了。如果是相對潮濕的環(huán)境,茶磚的聚香聚茶氣的情況就大大超過茶餅,而相對干燥的環(huán)境,茶餅的自然轉化又要優(yōu)于茶磚……如果不計較這些客觀存在,怎么比?常規(guī)手工石墨餅應該算是幾種規(guī)格里,緊實度最低的!
?
(3)散料和散料
最后,讓你不相信人生的是,連散料之間的對比也都是有貓膩的……熟悉原料的茶友就知道,散料之間也是有緊條和拋條的區(qū)別的。顧名思義,緊條就是揉捻的緊的,拋挑就是輕揉捻的茶葉,在排除其他所有干擾因素的情況下,緊柔的當然滋味濃強,而且出湯快,而輕揉的自然茶湯淡薄且出湯慢。另外,散料之間也還存在殺青老嫩的因素。如果是為了現(xiàn)喝好喝的話,只需要殺青稍老一些便可,一方面香氣提起來了,一方面水汽弱了,而殺青適中或者說,殺的稍嫩的茶,喝來則是水重且生澀……
?
2、出湯時間
理論上,出湯時間絕對地影響著茶湯的濃淡。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很多人泡茶,明明注水是有先后順序的,但出湯卻是同時出,按我日常,150ML蓋碗,注水6秒來說,只在這一步,有一方就平白贏得了6秒,這在有強迫癥的人來說,這6秒,已經是不可原諒的了!
之后便來到了出湯的環(huán)節(jié)。首先要注意的是,蓋碗的開口大小。經常泡茶的人就知道,一個小開口和一個大開口隨隨便便又是6、7秒的差距,在不易察覺的情理范圍內,2-3秒也是常有的事,對不對~但是,特別是最后,最濃的那2-3秒,對于任何一泡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啊!很多茶友講究不悶茶,入湯即出,殊不知,慢慢出湯也是一悶~
?
3、注水量
要知道,喝茶其實時間一件極其細微的事情,僅憑一根舌頭,我們不禁要喝出苦澀甜鮮,稱出厚重薄寡,還要摸出水路的粗細糙滑……所以,任何一點“狀況”都是經不起的“閃失”。
?
通常我們用蓋碗泡茶,而蓋碗的邊沿正好是容量最大的一圈,所以在斗茶的過程中,任何一方的注水量有絲毫偏頗,都會直接導致茶湯濃淡的不同。當然,這個只是low的小手段,眾目睽睽之下,任何一個清醒的茶藝師都不敢在這方面大做文章(稍稍一點也是情理之中)。為了避免這一點出入,正規(guī)評茶中,規(guī)定選擇同樣的品鑒套裝!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cbat.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